位置:山东忠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 荟萃拾零
苏联,还有多少东西可让俄罗斯人怀念?
【来自:参考消息 点击数:2392 更新:2008/5/16 15:35:39
】
5月9日,俄罗斯首次在苏联解体后的胜利日阅兵式上展示俄军装备的重型武器。看着红场上马达轰鸣的T-90坦克和“白杨”式洲际导弹、蓝天上列队翱翔的图-160轰炸机和苏-27歼击机,俄罗斯人心中升腾起强烈的自豪感,也再次洋溢着苏联时期的满怀自信。美国报纸也不失时机地评论说,“俄罗斯怀念苏联时代”。
然而,如今的俄罗斯人毕竟谁也不愿意回到当初的年代去生活了,但要说怀念,苏联时代还是有一些东西值得他们去怀念的,除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苏联时期的好东西多了,其中最值得俄罗斯人怀念的是优厚的社会福利和占世界陆地1/6的广袤疆土。
遥想当年硬实力
俄罗斯向来重视硬实力,崇尚俄国民谚所说的“铁棍横扫,无招可挡,若要抵抗,铁棍加粗”,对“四两拨千斤”之类的“奇技淫巧”不屑一顾。苏联在1941—1945年卫国战争中之所以能彻底打垮德国法西斯,除了道义精神因素外,倚仗的是硬实力的压倒优势。在战争快结束时,苏联兵力与德国相比多一倍,坦克和火炮多两倍,作战飞机多7倍。
遵循战时形成的武器多多益善的思维定式,苏联在和平时期依然大力扩军备战。到上世纪7 0年代末,苏联拥有4 5 0万大军,洲际导弹和中程导弹2090枚,坦克和装甲车10.5万辆,作战飞机8100架,舰艇2000余艘,军事力量远远胜过北约西欧成员国之总和。然而,这不惜血本的军备竞赛,竟成了压垮苏联这只“超级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向西一边倒。在当时的领导人看来,既然帝国主义死敌成了资本主义哥们,还要那么多武器干什么!为了尽快拔掉满口“核牙”,俄国居然请美国掏腰包助其销毁核武器。自废武功、国力大降后的俄罗斯,在美国人眼里成了没牙的狗熊。于是,西德吞并东德、北约东扩、西方肢解南斯拉夫……俄罗斯气得干瞪眼。
普京八年励精图治,俄国逐渐恢复元气,军费也从叶利钦时期的5 0亿美元增加到今年的3 5 3亿美元。然而,这只不过是美国军费的1/1 5;跟北约比,俄罗斯作战飞机、坦克和火炮数量处于1:2.6的劣势。俄罗斯阅兵式引以为自豪的技术兵器,多数是苏联产品。最近恢复战略巡航的图-9 5式远程轰炸机,是上世纪5 0年代的产品,发动机在3 0年前就已停产。苏联解体时有1 7 7架战略轰炸机,现在仅剩7 9架。俄罗斯要从当今世界存在的威胁和挑战出发,制定2 0 2 0年前的武装力量发展战略,投产新式武器,建设一支“创新型军队”。2007-2015年,俄罗斯将在武器现代化方面投入1 9 0 0亿美元,全力打造新型洲际导弹、攻击型核潜艇和超级航空母舰,使俄军整体战斗力超过当初的苏军。
追忆“共富好时光”
俄罗斯作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直到2005年,认为现在生活比苏联时期好的俄罗斯人仅有1 3%,竟然有5 2%的人认为,“还是苏联时期生活好”。
去年,俄罗斯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相当于2万亿美元,人均1.4万,然而贫富太悬殊,最富裕的10%居民的收入15倍于最贫穷的10%居民,如果加上“灰色收入”,差距更达到3 0倍,而在莫斯科等大城市,差距超过40倍。全国“富豪百强”的总资产为6000亿美元,富可敌国。首富杰里帕斯卡的资产达400亿美元,几乎两倍于2007年本国军费;俄罗斯“富老二”阿布拉莫维奇身家2 3 0亿美元,坐拥英国切尔西足球俱乐部、波音767专机、四艘豪华游艇和十余座豪宅。而另一方面,俄罗斯平均养老金虽几经提高,年初已达4 21 2卢布,但也就够买6 4公斤通心粉,或18公斤奶酪。
今年1月,俄平均月薪为15214卢布(24卢布合1美元),莫斯科人均月收入33130卢布,全国最高。用这点钱在莫斯科买房,却连1/3平方米二手房都买不上。回想苏联时期,虽然年轻夫妇要排几年队才能得到房,但住房是免费分配的,国家收的房租还不够房屋的日常维修金。分房相当公平,两口人一居室,三口人两居室,四口以上的家庭三居室。我的好友、已故莫斯科建筑总局劳动工资局局长塔甘斯基全家四口人,上世纪80年代就住在不到100平方米的三居室里。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也不过就住四室一厅的临街公寓,二三百平方米而已。
至于工资就更“平均主义”了。上世纪80年代,勃列日涅夫等十余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拿全国最高月薪———1200卢布,政治局候补委员月薪1100卢布,中央书记1000卢布,部长9 0 0卢布。当时苏联职工平均月薪约200卢布,平均退休金近1 0 0卢布。今天的平均月薪虽然为当初的7 5倍,但多数商品的价格却涨了百倍。黑面包从12戈比(1卢布为100戈比)涨到15卢布,同品牌的香肠每公斤从2.1卢布涨到220卢布,1升牛奶从3 3戈比涨到3 2卢布,1瓶啤酒从23戈比涨到23卢布,火柴从1戈比涨到2卢布。
如今水电煤气费年年涨,最后要涨到成本价。遥想当年,苏联人享受5戈比/立方米、4戈比/千瓦时的低价水电,燃气敞开了烧,每人每月1 4戈比(后提为40戈比)。上学不要钱,看病不要钱,生病住院,连伙食费也由“伟大祖国”包了。无业居民的伙食费每天1卢布,科学院工作者3.5卢布。如果考虑到800克黑面包12戈比,一枚鸡蛋8戈比,1升奶33戈比,100克羊肉18戈比,100克黄油35戈比,1卢布伙食简直就是小康水平了。
难怪俄罗斯不少衣食无着的退休老人和贫民如今很怀念社会主义幸福生活。连我都怀念在莫斯科当记者时享受的低物价,吃个冰淇淋2 0戈比,公共汽车和地铁5戈比随你乘多远,掏3.7卢布就可以坐在莫斯科大剧院最好的座位上看一场顶级水平的芭蕾舞剧了。当时的苏联街头,几乎没有乞丐。当时的苏联社会,既无富豪,也无赤贫。然而,这种豪华型社会福利大锅饭吃去国家财政预算的1/3,成了压垮苏联骆驼的倒数第二根稻草。
提出“赶超”新任务
当初苏联人唱着《祖国进行曲》,为“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而趾高气扬。2006年,在苏联解体15周年之际举行的民意测验表明,66%的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其中3/4的人惋惜的是面积2240.22万平方公里大国的崩溃,尽管俄罗斯如今依然是第一领土大国,拥有1707.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对日本收回0.5万平方公里“北方四岛”的要求,俄国的标准答词是:“我们国土很大,但没一寸多余!”有人嘲笑俄国老沙皇活像土老财,只知道扩大地皮,现在明白了,在当今世界,除了人才,土地是第一财富。英法殖民者当初远涉重洋到亚非拉挖殖民地,最后只好完璧归赵,任其独立;老沙皇比他们聪明,悄悄地蚕食周边,把“无主土地”化为“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领土”,让有主土地“自愿归并俄罗斯”。
今天,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奢华的自然资源,总值30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唯一资源完全自给国。探明资源占世界21%,总值30万亿美元,而美国为1 0万亿美元,中国才5万亿美元,欧盟仅2.5万亿美元。俄国有三宝,油气、淡水和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世界1/7和1/3;仅贝加尔湖淡水储量就占世界1/5;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漠北苦寒之地”西伯利亚在地球气候转暖后,将是人类最后一片休闲和耕作的净土。
确实,俄罗斯人痛惜超级大国的崩溃。普京说过,苏联解体是2 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但他还有一句名言:对苏联解体不感到惋惜,是没有心肝;想恢复苏联,是没有头脑。普京说过,俄罗斯民族性格就是争强好胜。既然不可能“兴灭国,继绝世”,俄罗斯人只好向前看,实现普京提出的“赶超”任务:GDP今年超英国,升至世界第六,2020年超德国,跻身世界经济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