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关于我们|业务指南|审计成果|执业培训|执业准则|法律法规|行业动态|文档中心|疑难解答|人才招聘

位置:山东忠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 荟萃拾零

海州之谜
【来自:大众日报 点击数:1479 更新:2008/5/19 10:04:53 】
        这是一部“天书”,值得人穷其一生去研究它蕴含的秘密。
      这些抽象的图案代表着什么?刻下这些岩画的人究竟是谁?他通过这些图画想告诉我们什么?
      尘封的往事,散落在时间的海洋之中。这些疑问在岩画中沉睡了数千年,等待着答案。
      说起连云港,人们首先想到波涛汹涌的大海,纷繁喧闹的城市,然而,就在30年前,绝大多数人还认为,这一片繁荣的景象在数千年之前是一片不毛之地。事实果真如此吗?
      □1980年6月,一个瘦削的身影爬上连云港市海州区内一座孤立的小山。这是一座由赭红色花岗岩构成的山包,骤眼看来毫不起眼,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将军崖。爬上将军崖的这个人是北京大学的俞佛超教授,他在这里看到的景象震惊了世界。
      1981年各大报社同时报道了连云港发现重要石刻的消息。中国考古学的泰斗苏秉琦先生认定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天书”,值得人穷其一生去研究它蕴含的秘密。
      这部刻在石头上的“天书”由三组内容各不相同的岩画组成:
      第一组有人脸状的图案和禾苗、星象、牛羊。
      第二组包括一根神秘的线、太阳、月亮以及如银河一般的星象图,还有鱼形石刻。
      第三组的画面就如夜空中一组组排列有序的星星以及头上插着羽毛的“天神”。
      这些画面形象古拙,内容抽象。它们被统称为将军崖岩画。没有人知道它们在这里存在了多久,它们究竟代表着什么。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人在连云港市灌云县大伊山脚下的一片工地上发现了一把新石器时期的石斧,后来还陆陆续续又发现了一些陶器和石器,其中很多都异常精美。谁也没有想到,随后在这里进行的考古发掘,能够带来石破天惊的发现。
      1985年2月,连云港市博物馆和灌云县博物馆组织的第一次发掘开始了;紧接着,南京博物院又组织了第二次发掘,挖掘面积70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石棺墓葬”64座,随葬文物150余件。这里被命名为大伊山新石器时代石棺葬遗址。
      经过初步发掘研究,专家们判断,这个遗址距今有6000年左右。在这里,人们发现了一种特殊葬俗,引起考古界的普遍关注。
      这种“石棺”是用遗址所在地——大伊山上的自然片岩镶嵌而成的。
      □大伊山石棺葬遗址挖掘地距离将军崖岩画仅仅百里之遥,那么,这些躺在石棺里的人会不会就是将军崖岩画的作者呢?从石棺中的这些古人身上,是不是可以找到天书之谜的答案呢?
      经过考古工作者多年的测量和试验,他们断定,将军崖的这些画面的断面成V形,并不是用金属工具刻划的,是用石头磨刻的方法完成。根据地质学家鉴定,将军崖岩画和连云港山区的岩石都是花岗岩麻片,坚硬而且容易风化。而这些岩画却历经数千年仍可清晰辨认,可以想象当时的刻痕一定非常地深。
      在大伊山石棺葬遗址中出土的玉器多而且精美,说明他们当时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加工技术,应该可以作出类似刻画工具的东西。
      然而,时至今日对将军崖岩画的核心内容,专家们仍有着学术上的分歧,谜团重重。
      关于将军崖岩画,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它是我国罕见的一处关于古天文崇拜的岩画。在这组岩画上记录了太阳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有一个天然银河系,还有一条子午线,这条线和现在天文台测定的误差仅为3度55秒88分。专家们判定岩画形成的年代至少在6000年前。6000年前的古人们对天文的见解竟然精进如斯!
      □然而,谜团仍然存在,将军崖岩画中的图案代表了什么?刻下这些岩画的人究竟是谁?他们通过这些图画想告诉我们什么?这些疑问在岩画中沉睡了数千年,等待着答案。
      有一个细节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大伊山的石棺,墓葬中的主人都面向东方。这是偶然现象,还是刻意的安排?连云港是东方太阳最早升起的城市。这些石棺全部朝东表现的是不是一种太阳崇拜呢?
      将军崖岩画明确地反映了对太阳的向往。在第二组图案的星象中,突出地刻画了三个太阳的符号。其中两个太阳是双圈圆点纹,四周放射出密集的光芒,另一个太阳是单圈圆点。三个太阳从东到西,从20束光芒到24束、14束光芒,这正是太阳从升起到没落的一天的运行轨迹。这三个太阳呈倒等腰三角形。研究人员实地测量得知,它们所记录的轨迹与夏天的黄道线基本吻合。三颗太阳光束的多少是早晨、中午、下午不同时期放出的热量多少的表示。
      看来,太阳崇拜是将军崖岩画的一大特色。
      在一件大伊山石棺葬中出土的陶器纹路中,也表现出一些太阳崇拜的蛛丝马迹。陶器的底部刻有一个圆形,在圆形的中间刻画了一个十字符号,十字符号都带着芒刺。经研究,有的专家认为这是太阳神的标记,是崇拜太阳的一种图腾。
      □随着研究的深入,考古人员发现,在将军崖岩画的右侧有一个人面鸟身的人,长相十分奇特。
      翻开《山海经》,可以找到这样一句话“勾芒,方面人身。”传说中的勾芒就是岩画中方脸的样子,他是东方太阳神的化身。
      古代人对东方的概念是很明确的,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因而把早期开辟出来的这片临海的广袤的土地称为“夷方”,把早期居住在这里的先民称为“东夷”。
      东夷人为什么以鸟为图腾呢?原来,古人并不知道鸟儿为什么能够飞行,只知道鸟儿似乎和太阳相依相存,日出,飞鸟和太阳一块儿从树梢升起,好像是鸟儿驮着太阳在飞行。晚上太阳落入大海,倦鸟归林。
      太阳图腾与动物图腾叠合在一起,它很可能是鸟王国的一个图腾标记:太阳和三足鸟。在将军崖石刻中,鸟的形象比比皆是。
      相传,方脸的勾芒是一位被称作少昊的东夷领袖的叔叔。少昊是上古时代传说中的一个东夷族的英雄,他的名字叫挚,挚是一只雄健的鹰。少昊是4000-6000年前鸟夷部落的一位领袖,为东方海洋文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被尊为上古五帝之一,与著名的尧和舜齐名。
      少昊一族在古代就一直是以太阳神作为祭祀的神祗。少昊时代的先民们曾经盛行过以日为崇拜以鸟为图腾的原始宗教。
      但考古人员高伟认为,仅凭一张方脸图并不足以证明将军崖岩画的作者就是少昊族人,还需要其他的证据。
      他在《山海经》中发现了关于少昊之国的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和考证,大约在六七千年前,在中国连云港市一带曾发生过一次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八百里的马陵山及云台山的台升,同时裂成了一个大深谷。这就是古史传说中的“大壑”。
      而这次地震的发生依稀与少昊氏生活的年代相符。人们几乎可以肯定,研磨下这张方脸的人就是少昊一族。
      □1984年灌云县大伊山脚下,一处叫做卧龙岗的风景区。在一块裸露的岩石上,人们发现了一组大小不等的状如雨点的石坑。在大约10平方米的范围内,这些坑坑点点分布得颇有规律如同天上一颗颗的星星。
      这里距离石棺葬遗址不足一公里,这些印记是不是那些古人留下的呢?如果大伊山的这种点状石刻也是星象图的话,大伊山部落就有可能也会观测星象,那么,是否就可以据此判断,他们与将军崖岩画的作者有着什么关联呢?
      高伟认为,在连云港的点状星图中,有相当一部分刻画的是北斗星。将军崖顶端的那块鸟头形的社足上有磨刻的深深的圆窝,是上古时期北斗九星和青龙座心宿二的记录。6000年前的北斗为九星和今天的北斗七星不同。它的另外两颗星就是牧夫座的招摇和梗河,这使得北斗星的斗柄更长,更容易观察。
      古人为什么要特别注意观察北斗星呢?
      人们对北斗的崇拜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这在世界很多古老文明中都有体现。因为北斗星不仅具有明确的指示时间和节季的作用,而且它所处的位置相对不动,成为终年可见的指示星。
      古代历法制定的基本参照物就是北斗的周而复始与日影的周期回归。以观测太阳运动定冬夏,以北斗柄的指向定寒暑。
      上古时期,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天,阴雨风雪,冷热寒暑,家畜兴亡,禾苗枯萎,水旱火灾,对古人都是刻骨铭心的事。因而人们需要一个神,能够“绝地通天”,建立天人相互和谐的关系。因而部落的神职人员———巫就出现了,他是部落成员心中最沉重的砝码,是部落凝聚力的核心。巫是不可轻视的集部落政治、军事、经济、宗教于一身的部落首领,而且操纵部落的命运,成为垄断天地交往的神秘人物。
      古书所载,古代巫必须是部落中最为聪明的
      人才能担任,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巫觋又是古代天文学的创始和奠基人。
      将军崖岩画中第二组与第三组有头插羽毛的人面刻画,这就是沟通天地的巫的形象。
      这种敬天的心理,使得古人以最虔诚、最认真的工作态度去观察天象的变化。因而他们留下的观察记录又是最客观、最科学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宗教甚至政治的矛盾与融合,就这样被深深记录在将军崖岩画之中。
      那么,大伊山的星象石记录了什么呢?
      卧龙岗的星象石那种状态下,它应该要比将军崖岩画要早,应该在10000年前左右,因为它的表现手法要比将军崖那组更为古朴。
      根据古代文献,10000年前,在大伊山卧龙岗附近曾经爆发过一场流星雨。专家们倾向,这些点状的星图就是对那件往事的记录。那一次的流星雨可能让古人们又一次见识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也可能给他们带来过无比震撼的灾难与恐惧,于是,这些先民们把它记录下来,铭刻在这里。
      □但是,这些依然不能证实大伊山石棺葬与将军崖岩画的关系。他们可能有传承关系,也可能只是居住地点比较近的毫无关联两个部族。
      事实上,连云港这块古老的土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夷夏之战到商、周伐夷;从吴越北上到楚国问鼎中原;从秦始皇立石东门到南北朝时期的烽火鸣镝;从隋、唐一统到金人南侵;从宋金交战到大元帝国的统一;从元末群雄割据,到朱洪武一统天下;从民国军阀混战到日寇海上登陆。4000多年来,战争的硝烟此散彼起,金戈铁马之声在历史的字里行间时时传来。
      大伊山石棺葬的后人,将军崖岩画的作者,都淹没在纷繁的历史之中,无迹可察。而且,专家们普遍认为,两者的联系也还有待考证。
      可以确认的是,连云港的史前时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将军崖岩画,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东夷先民的祭坛,还是6000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第一个观天测象台。6500年前的灌云县大伊山遗址,有着中国目前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密集的石棺葬群。历史的谜团等待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发现。考古工作者,将依靠手中书本,依托着野外的发掘,一次次填补人类记忆中空白;一次次将模糊的历史变成复原的场景。
      2007年6月的一天,风和日丽。高伟来到连云港锦坪山下一个小山洞,在这里又一次看到了与大伊山卧龙岗图案相似的点状星图。令他惊奇的是,古人们把这些星象图刻画在这个狭小的山洞里。山洞的一边通向连云港繁华的都市,另一边则连着尚未开发的一片旷野。这片旷野仍像先民们居住时一样,数千年未变。
      专家们仍旧在努力回溯历史,探寻真相,尘封的往事,散落在时间的海洋之中,只留下一些模糊的线索,帮助我们去了解先民们的故事,他们留下的智慧与谜题。
      (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供本报专稿)
济南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84号鲁润名商广场B-802 邮编:250001
枣庄公司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嘉汇大厦4楼C区 邮编:277800 传真:0632-3185579 监督电话:0632-3122388
业务联系电话:基建审计一部:0632-3353859   基建审计二部:0632-3686168  
审计查证一部 、验资部:0632-3129168   审计查证二部:0632-3188076 
招标代理:0632-3155626   资产评估部:0632-3128859   财务部:0632-3188056  
策划发展部:0632-3155676  办公室:0632-3185579
版权所有@2005-2025 山东忠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西桥网络 鲁ICP备06039232号 总计访问:3039326 今天:406 昨天: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