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关于我们|业务指南|审计成果|执业培训|执业准则|法律法规|行业动态|文档中心|疑难解答|人才招聘

位置:山东忠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 荟萃拾零

古颅悬疑
【来自:大众日报 点击数:1825 更新:2008/6/28 17:00:41 】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西安工作站保存了一批重要的人骨遗骸,他们是4000年前的古代人类,出土于甘肃。
      韩康信,中国为数不多的鉴定古代人类的专家。1974年被特别邀请来到西安,因为,这个行业的人都相信,对于如此古老的人骨遗骸,没有人比他更加权威。
      一颗有洞的头骨引起了韩康信的注意。年轻的韩康信丝毫没有意识到,从这天起,一个长达30年的谜团由此引发了……
      □1983年6月的一天,韩康信接到青海考古所的电话,请他到一个叫民和的地方,鉴定一处考古发现。青海考古队在这里发掘出一处4000年前的墓葬群,出土了大量的人骨遗骸。
      一颗头骨引起了韩康信的注意。这个头骨上有一个洞,洞非常圆,而且洞口的截面非常整齐,就像现代工厂里的钳工用钻子钻金属器具的钻孔一样。
      让韩康信吃惊的事情接踵而来。他又发现了两颗有洞的头骨,洞的形状更加离奇,一个椭圆形,一个长条形。韩康信心中升起一连串的疑问,在这几位4000年前的古人身上,到底曾经发生过什么?这些奇形怪状的孔洞究竟是怎样造成的?作为一位资深的古人类学家,韩康信百思不得其解。
      最让韩康信感到棘手的就是孔洞的形状,什么样的武器能在头上砸出这样圆润的洞穴,放到今天,人们会想到枪伤,可4000年前人类连铁器都还未出现。
      排除人为暴力所致,难道是有人存心想在人的脑袋上钻洞?这似乎更加蹊跷,中国人向来对头颅的重视胜过心脏,何况是在几千年前的蛮荒年代,谁又敢这样做呢?
      然而,有一种情况可能存在,那就是在人死后。韩康信曾在一些资料上看到,尤其是欧洲,有在人头骨上钻洞取骨片,做一些小的装饰品或纪念品,辟邪用。
      那么,青海发现的有洞头骨,会不会也正如同欧洲人的古老信仰一样,是某种人骨崇拜的结果呢?
      □1989年9月新疆考古所发来急电,和静察吾呼沟县发现一群3000年前的古墓,遗骸800多具,请韩康信连夜赴疆。到了新疆,让韩康信更加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已出土的80几个头骨,其中有10几个头骨上有穿孔,有些头骨上有好几个洞,有圆的,有方的,但是洞都比较小。有一个还未成年的男孩头骨,上面竟然有4个孔洞,两个圆形、两个正方形。
      韩康信立刻联想到了青海的头骨,而眼前这触目惊心的男孩颅骨,难道也能用人骨崇拜来给予解释吗?
      在这次清理工作中,韩康信一共发现了14个有洞的头骨,大大小小的孔洞竟然有58个,而且每个孔洞的边缘都非常整齐,用手摸着还能感觉到骨质的棱角,就像是用某种锐利的工具在头骨上切割出来的。
      就在这之后的短短两个月,事情的进展完全超出了韩康信的想象。
      一天,韩康信猛然一惊,他发现那几颗曾经看过无数遍的青海头骨,与新疆头骨完全不同。
      新疆头骨的洞口边缘有一个垂直的截面,而青海头骨孔洞的边缘却是光滑圆润的。
      青海的头骨远远不像新疆头骨那么简单。如果是在人死后,用工具切下骨头,那应该留下整齐的切面才对。
      显然,死后取骨以及人骨崇拜的说法已经无法解释它们。
      □新疆头骨的出现将韩康信对青海头骨的所有推测全部推翻,从终点打回起点。这时,已是1991年的初冬。
      一天中午,研究陶瓷的王教授给了韩康信一个提示。现在的一些疾病也可以引发人的头上出现孔洞,会不会那些古人是生了某种奇怪的病?
      北京海军总医院脑科权威教授田增民介绍说,疾病引起的颅骨穿孔,病理的过程是一点点将颅骨腐蚀掉的,最终形成的穿孔形状很不规则,肉眼看上去坑坑洼洼的。
      韩康信也查阅了各种能造成头骨穿孔的疾病案例,最终的确发现,头骨上那些比较圆浑的洞穴,不是用病理能够解释的了的。
      韩康信决定将头骨送到北京法医鉴定中心做一次鉴定。
      任嘉诚,北京市公安局的一位资深法医,有着丰富的法医探案经验。他认为,人的头部如果受到外力撞击时,会立刻在破损的部位形成放射性的骨折裂纹。这个重要特征,3颗古代头骨都不具备。因此,任嘉诚认为,古人头上的洞不可能是外伤造成的。
      对青海头骨的各种推测,都被一一否定和排除了。韩康信完全没有了头绪。
      对头骨的研究在随后的几年并没有任何进展。就在这时的一天下午,韩康信无意中看到一本国外文献,文献上的图片是南美洲出土的4000年前古人的头骨,他们头上的孔洞显然比青海头骨的更加规则,而且洞口的边缘也同样有着一圈平滑圆润的骨头。
      法国人类学家普若卡做出了这样的解释,他认为,这是一种古老的开颅技术。
      法国人的推想给了韩康信很大的启发,但是,在人类文明还处在幼年的时候,古人就有了那样的惊人之举,韩康信从内心深处仍然非常疑惑。
      □2001年的6月,韩康信受邀赴山东考古所临淄人骨工作站。一到临淄,立刻投入工作。就在这时,助手递给了韩康信一颗头骨,韩康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中国的东部,也同样出现了有洞头骨!
      这是400多具遗骸中唯一一个有洞的头骨,属于一个死亡时还是中年的男子,而他生活的年代,距今有5200年。
      他头上这个孔洞如鹅蛋大小,比青海头骨更加规则,而与普若卡发现的国外头骨几乎是完全一样,头骨的洞口边缘也有一圈光滑圆润的骨头。
      韩康信一遍遍摸着孔洞的边缘,此时,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结论。
      韩康信的报告连夜被送到了在济南的山东考古研究所。在报告中,他非常慎重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论,他认为,那位5200年前的中年男子在生前曾经接受过开颅手术。
      当韩康信这个大胆而近乎荒谬的假说公之于众时,引发了各界铺天盖地的质疑。
      □2001年6月25日,山东考古所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当今中国考古学界和医学界的权威,他们到这儿就是为了这颗有洞的古代头骨。
      韩康信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圆洞的边缘。他认为,这圈光滑圆润的骨头是手术后生长愈合的痕迹。
      几个小时过去了,会议恰恰僵持在韩康信提出的核心证据上。
      专家们认为,肉眼的确能看到光滑圆润的骨质,可是,怎么能证明这就是生长后形成的呢?
      2001年6月26日,山东齐鲁医院。鲍修风,被人称为脑科的“第一把刀”。对于韩康信的结论,鲍修风是将信将疑,但对这颗头骨也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他决定为头骨做CT检测。
      头骨CT结果出来了。洞口边缘每个层面的图像,的确如韩康信所说的那样,非常圆润。这样的图像,鲍修风是第一次见到,虽然他曾做过40多年的开颅手术,但是对于手术后,骨头的边缘究竟是怎样生长的,他完全没有经验。
      鲍修风拿到了两份片子,一张是刚刚做完开颅手术的病人脑部图像,片子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头骨切割后整洁的截面,而另一张则是手术后头骨愈合的图像。
      经过对比,鲍修风愣住了,这个图像上的生长痕迹与古人的完全不同。
      这个检测结果让韩康信心头一沉。
      山东考古所研究员张振国也在遗址中的随葬物品中寻找着证据。他一遍遍尝试着那些石器的锋利程度,石器的刀刃并不如他想像的那样锋利。张振国有些迟疑,如此粗糙的工具怎么能做精密的开颅手术呢?
      对于张振国的怀疑,韩康信提出另一种看法:一般理解的新石器时代,没有金属工具,只能是石头做的工具,这种工具可能不会大,比较小型的可能多,主要是推测有没有这个能力,不一定非要找到这个工具,可用间接的方法推测。
      韩康信要亲自去试一试这从未有人试过的事情———用简单的工具徒手打开人的头骨。
      韩康信选择了考古时所用的铁刀作为切骨工具。
      但切割头骨的难度完全超过了专家们的想象,连韩康信自己也没有想到这般地费劲。
      3个小时过去了,切骨的专家换了3位,才将头骨凿通……
      专家们都开始怀疑,就算当时能够切下头骨,恐怕没有人能够承受这样的疼痛,除非在当时人们有麻醉药。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麻醉药是华佗发明的麻沸散,但是,距今只有1700年左右,在此之前,史书上并没有关于麻药的文字记载。
      □有天上午,山东齐鲁医院脑外科收治了一位急诊病人,这位病人在1979年曾经因车祸做过开颅手术。在为病人做CT后,鲍修风十分惊讶,X光片上,这位病人开颅部位的头骨痕迹与古人头骨的完全一致。
      鲍修风无法解释检测结果出现的巨大反差。他决定,在济南市各大医院收集不同时间曾经做过开颅手术的病人的片子。
      就在同一个晚上,出乎张振国预料的事情也发生了。
      工作人员在清理随葬物品时,发现了两个带有孔洞的石器,经过张振国仔细鉴别后,他确定这并不是石器,而是玉器。
      玉器上的圆孔打磨得非常整齐,如此规则的圆孔,似乎不是徒手打钻的,张振国立刻想到,这个物品就可以证明在当时有比玉更加坚硬的工具!而玉的硬度必然要比人的头骨硬许多。通过玉器也可以反映,当时有钻孔技术。
      另一个更为直接的证据也在这天出现了。助手邵云也发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物品,这是一件骨器。从形状看,张振国认为这是一把骨梳,骨器上雕刻的花纹非常精致,花纹的上方还几个不是很规则的圆孔。
      既然能在动物的骨头上刻出花纹,那么要在人的头骨上切骨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张振国非常欣喜,这件物品的出现已经可以证明,在当时人们一定有着非常锋利的工具。
      在鲍修风那里,虽然古人的头骨痕迹与那位1979年的病人完全一样,但是,作为一项研究,鲍修风认为,还不能定下结论。直到2004年3月,鲍修风收集到上千份病例后,这项研究才有了关键的进展。
      一位手术头骨恢复了10年后的状态和手术后两个月的,他们的头骨愈合的痕迹与古人的完全一致。
      在大量的对比研究后,鲍修风才发现,他先前研究的疏漏就出在骨头生长的时间上,他最初作为对比样本的片子是个术后恢复仅40天的病人头骨。
      鲍修风发现,人的头骨在手术后的两个月里,每天都能出现不同的生长状态,直到两个月左右,骨头生长最终完全愈合,而在以后的若干年,骨头的状态不会再有任何的变化。
      在长达3年的研究后,鲍修风认为:那位5200年前的中年男子在手术后至少存活了两个月,甚至是几十年。
      2004年8月,山东考古所再次举行了一个论证会,根据鲍修风和张振国提供的证据,专家组最终认同了韩康信的推论。
      就在年末,韩康信将他所发现的31颗有洞头骨,正式对外发表,在距今5200年到3000年之间,中国的北方曾经出现过一种古老的开颅手术。
      在众多的证据面前,我们似乎已经窥见那段曾经辉煌的文明,但是,历史的真相或许比我们想像的更加复杂。

济南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84号鲁润名商广场B-802 邮编:250001
枣庄公司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嘉汇大厦4楼C区 邮编:277800 传真:0632-3185579 监督电话:0632-3122388
业务联系电话:基建审计一部:0632-3353859   基建审计二部:0632-3686168  
审计查证一部 、验资部:0632-3129168   审计查证二部:0632-3188076 
招标代理:0632-3155626   资产评估部:0632-3128859   财务部:0632-3188056  
策划发展部:0632-3155676  办公室:0632-3185579
版权所有@2005-2025 山东忠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西桥网络 鲁ICP备06039232号 总计访问:3058036 今天:344 昨天:1900